中东这块热土上,总有各种冲突轮番上演,这次加沙的事儿终于看到点转机。2025年10月13日,哈马斯把手里剩下的20名活着以色列人质全放了,还交出了几具遗体。这事儿不是凭空来的,是特朗普上台后推动的停火协议的一部分。作为交换,以色列那边也松口,放了差不多2000名巴勒斯坦被关押的人。特朗普本人还亲自飞到以色列,收到了内塔尼亚胡当面递上的大礼包。这一天,对特朗普来说,等了挺久,总算有点成果摆在眼前。
两年前的2023年10月7日,哈马斯发动袭击,抓了251名以色列人。之后两年里,战火不断烧,加沙那边死伤无数,人质问题成了以色列国内的痛点。特朗普2025年1月重新上台后,就把中东和平当成重点,提了个“20点和平计划”。这个计划的核心是先停火,交换人质和囚犯,再谈以后的事。哈马斯起初还硬扛,但特朗普施压,加上埃及和卡塔尔从中调停,最后在10月初同意了条款。协议要求哈马斯在规定时间内放人,否则后果自负。
10月13日早上,人质释放正式启动。哈马斯先交了7名活着的人质给红十字会,几小时后又放了剩下的13名。这些人被关了两年多,身体状况可想而知,直接被以色列军方接走,送到医院检查。以色列媒体报道,这些人质大多是从加沙隧道里出来的,缺医少药,伤病不少。同时,哈马斯还移交了4具以色列人遗体,总共计划归还28具。国际红十字会全程监督,确保过程没出岔子。这边放人,那边以色列也行动起来,从监狱里放出1900多名巴勒斯坦人。这些人主要是战争期间抓的普通民众,不是哈马斯高层。以色列政府强调,不会放那些判了重刑的要犯,比如马尔万·巴尔古提这样的关键人物。
特朗普的专机在同一天下午落地特拉维夫。他一到,就直奔以色列议会演讲。在那儿,他三次重复“战争已经结束”,听起来挺有气势。内塔尼亚胡在旁边捧场,叫特朗普是以色列历史上在白宫最好的朋友。接着,以色列总理当场颁了“以色列奖”给特朗普,这是他们国家的最高荣誉,特朗普成了第一个拿这个奖的非犹太人。奖章之外,还有个镀金鸽子雕像,象征和平。特朗普喜欢金灿灿的东西,这礼物显然投其所好。他接过奖时,说这是他最高兴的一天。整个议会大厅鼓掌不断,特朗普的支持者在以色列国内也跟着沾光。
特朗普没在以色列多停留,马上转飞埃及的沙姆沙伊赫,参加和平峰会。那里有埃及总统塞西、卡塔尔和土耳其领导人等着。峰会焦点是签署《加沙宣言》,这份文件确认了停火第一阶段,包括人质交换和临时平静。特朗普在会上签字,其他领导人也跟着落笔。宣言强调,这是中东历史性一刻,但大家都知道,这只是开头。特朗普的计划回避了建国时间表这种棘手问题,用了模糊处理方式。
以色列国内对这次交换反应不一。内塔尼亚胡的支持率据民调涨了12个百分点,因为民众觉得政府在人质问题上总算有交代。但哈马斯那边,损失不小。他们费劲抓的人质,本是战略筹码,现在全交出去了,重建威慑力得花几年。以色列释放的巴勒斯坦人虽多,但随时能再抓,主动权还在以色列手里。哈马斯政治局成员公开说,抵抗会继续,直到巴勒斯坦目标实现。这话听着硬气,但现实局面对他们不利。
停火协议生效后,加沙局势暂时稳住。以色列军队从部分地区撤出,但还占着加沙一半地盘。协议要求他们逐步后撤,没给具体期限。哈马斯得交出武器,不参与未来治理,但他们一口拒绝,说除非以色列完全撤军并承认建国,否则免谈。埃及情报部门形容这分歧是“无法跨越的鸿沟”。加沙管理权谁来接手也没定论,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在当地民意弱,难独挑大梁。重建资金怎么分也是难题,国际捐助者观望中,加沙67万人流离失所,废墟里生存艰难。
俄罗斯那边,梅德韦杰夫在X平台发长文,警告说没联合国决议基础,冲突准会重演。中东专家大多同意这看法,压迫一天不除,反抗火种就灭不了。黎巴嫩一份报告显示,加沙失去亲人的青年中,43%考虑加入抵抗组织。这数据挺扎眼,说明极端思想在困境里容易生根。特朗普的方案虽签了,但模糊核心问题,可能成隐患。以色列军方保持高度戒备,内塔尼亚胡反复说,一旦哈马斯有动作,马上反击。
特朗普这次中东行,表面风光,实际考验刚开始。他上台后,用实力外交压哈马斯就范,换来人质释放,这步棋下得准。但长远看,中东和平不是一纸协议能搞定。哈马斯失去人质底牌,得重组力量;以色列巩固国内支持,继续高压。整个地区,各方都在停火窗口期积攒筹码。特朗普等这一天,等的是外交得分,但真结束了吗?谁也说不准。
哈马斯这次让步,部分因为内部压力。加沙两年战火,经济崩盘,民众苦不堪言。释放人质换来停火,至少喘口气。但他们没放弃武装斗争,政治局表态清楚。特朗普的计划要求哈马斯解除武装,但他们视武器为生存保障,不会轻易交。以色列坚持安全第一,军队沿停火线驻扎,随时准备行动。这停火更像暂停键,不是终点。
十大炒股杠杆平台排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